終於看到大家讚賞不已的海角七號了!
冒雨前往十幾公里外的電影院去,我們先去自強夜市吃棺材板。
然後趕到電影院時已經八點,而八點就有一場,所以我們是很趕的上去。
幸好進去時還在廣告,於是我們迅速坐定位置。
與大家等待著電影的開始。
電影一開始是阿嘉摔吉他,啟程前往恆春小鎮。
我覺得這是一個令人震撼的開始,摔吉他代表他告別了台北,也告別他過去的樂團。
然後來到純樸的恆春小鎮,阿嘉的繼父也是(媽媽似乎再嫁,沒說清楚)就幫他找了郵差工作。
其實是因為原來郵差茂伯車禍摔斷腿,所以換成阿嘉。
而茂伯,一個很硬朗又愛現的老人,喜愛彈奏只有兩條絃的月琴。
也喜愛跟著哼唱,這就看出茂伯對音樂的喜愛。
劇中還有警察勞馬,原本和阿嘉起衝突甚至打架,到後來成為樂團夥伴。
而後來喝酒後的真情流露,表達他對老婆的思念。
以及推銷員馬拉桑,用他客家人的勤勞死纏爛打著飯店櫃台,但是卻會彈貝斯,讓原本要彈貝斯的茂伯只能搖鈴鼓而不爽。
還有我覺得很酷的小孩大大,個性怪異的天才鋼琴手。
還有喜歡機車行老闆娘的鼓手水蛙,迷戀老闆娘,重點是。。。老闆還健在。
故事從阿嘉當郵差收到一封日本寄來的包裹以及夏都飯店要舉辦音樂祭開始。
女主角是一個日本來的活動公關兼翻譯,因為會說中文。
因為阿嘉繼父(恆春鎮代表)堅持要請鎮內樂團,所以舉辦大會。
這時阿嘉,水蛙,勞馬,大大以及勞馬警局前輩都被選上樂團,不過後來勞馬的前輩因為小意外。
而貝斯手暫時換成茂伯,後來換成馬拉桑,而堅持要表演的茂伯就手搖鈴鼓。
茂伯真的很好笑。
不過故事另一主軸是,女主角友子跟阿嘉的情感,從一開始的敵對,直到後來產生好感。
以至於友子發現那封送不出去的包裹,才發現在台灣光復時期所發生的那段美好故事。
包裹裡是木盒,木盒裡一張照片跟幾封信,信的內容字字深情,但卻透露出台灣光復而日本人無法與台灣人長相廝守的無奈。
友子看了之後提醒阿嘉一定要找到信中的地點--海角七號。
收信人也正好叫友子。
後來友子得知大大的媽媽的祖母正是友子,便告知阿嘉,但是那天已經要上台了。
幸好一切都有趕上,阿嘉悄悄地把木盒放在老婆婆旁邊。
而故事最精彩得是他們樂團的演唱,幾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卻能創造出如此美妙的樂聲。
這就是這電影感人之處吧!
不過茂伯真的很可愛。那句:[幹!哇國寶吶!]讓我們看了是哈哈大笑。
還有其他那些鎮民,雖然鄉土又愛講髒話,可是這正是他們可愛又純樸之處。
這代表了純樸的恆春小鎮。
而每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所以女主角也有送他們琉璃珠練,每個都代表著他們的性格。
最後結局以老婆婆發現身邊的木盒以及精采的演唱還有阿嘉與友子的愛情來作完美的結束。
看了令人回味無窮,引人入勝的劇情,小人物創造大傳奇,濃濃的台灣人情味以及動聽的歌曲。
我想這些就是吸引大家一看再看的原因吧!
- Oct 07 Tue 2008 23:56
海角七號~幹!哇國寶吶!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